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能力建设,总结交流社会智库创新发展的实践经验,探讨地方、社会智库创新发展的特点规律,9月13日,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呼和浩特民族学院联合主办,内蒙古北宸智库研究中心、《智库理论与实践》编辑部、呼和浩特民族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内蒙古教育厅《内蒙古高校智库要报》办公室联合承办的“地方、社会智库的创新发展——2025第十二届新型智库建设学术研讨会”在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召开。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王敏,内蒙古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乌恩奇,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主任、《智库理论与实践》主编刘细文分别致辞,内蒙古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朱晓俊总结。
研讨会现场。
乌恩奇指出,当前内蒙古正在围绕两件大事,接续实施“六个工程”,组织开展“六个行动”,全力以赴推动闯新路进中游,迫切需要智库攻坚破题,为自治区破解发展瓶颈、抢占转型先机提供精准靶向的智力支持。各级社科联要充分发挥枢纽作用,整合资源,鼓励和加强区内外社会智库之间、社会智库与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关心关爱地方、社会智库的发展,推动地方、社会智库的高质量发展,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在学术报告议题一“新型社会智库发展面临的挑战及优化路径”环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国强、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主任李刚、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院长王文分别从“社会智库功能作用与健康提升路径”“社会智库发展的瓶颈与路径”“中国高校智库的社会化经验”等维度分享深刻洞见。
在议题二“地方、社会智库的角色和实践探索”中,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党委书记刘九万,江苏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刘西忠,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政策研究与智库研究建设部部长周湘智,结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建设、智库有组织科研等实践案例,解析地方、社会智库创新发展的有效模式。
此外,在“地方、社会智库的创新发展案例”“地方、社会智库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决策咨询报告撰写与成果转化”等议题,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研究员张志强、重庆智库暨大运河智库(长江国家战略研究院)理事长王佳宁、江苏苏禾社会治理现代化研究院首席专家张跃进、内蒙古北宸智库研究中心理事长蔡常青、内蒙古师范大学副校长杨玉成、宁夏蓝略智库研究院副院长谢斌、鄂尔多斯学研究会会长奇海林、兴安盟社科联主席赛音朝克图、内蒙古社会科学学术中心研究室负责人李泠波、河北省社会科学院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严文杰、无锡高新区产学研协同创新研究院院长蒋漱清和内蒙古新金融研究院院长张学珊等专家学者,分别分享AI时代社会智库发展的机遇、路径及案例,民族地区社会智库建设探索,智库决策咨询成果转化机制等内容,为地方与社会智库创新发展提供多元思路。中某部研究院研究员栾大龙、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中心原主任武宝瑞分别作研讨会点评。
朱晓俊作总结,指出此次研讨会具有会议主题好、规格高、学术价值突出、实践指导性强、覆盖面较广、注重成果转化等特点。同时,会议收获颇丰,一是深化了对新型社会智库的性质、地位、作用和国家有关政策的认识;二是深入总结评估了社会智库建设十年取得的成就,探讨了社会智库建设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三是在探索总结新型社会智库创新发展路径上取得丰硕成果。
期间,北宸智库、苏禾智库、重庆智库、蓝略智库签署成立跨省社会智库联盟战略协议。
本次研讨会汇集国家级智库、19个省区市各行业智库、内蒙古各盟市社科联、18所高校科研部门代表共90余人参会。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为地方、社会智库创新发展,助力内蒙古夯实智库建设基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推进区域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智库力量。
(供稿:研究部、制作:学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