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动态
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加强京蒙社科研究协作座谈会在赤峰召开
发表日期:2025-07-15 20:41:45 阅读59次

7月15日,由内蒙古社科联、北京市社科联主办,赤峰学院、赤峰市社科联承办的“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加强京蒙社科研究协作座谈会”在赤峰学院召开。北京市社科联主席牛青山,北京市社科联秘书长、一级巡视员崔占辉,内蒙古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乌恩奇,内蒙古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朱晓俊,赤峰学院副校长孙永刚,赤峰市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张立雄等出席。来自京蒙两地知名社科专家学者及内蒙古社科联、北京市社科联、赤峰学院、赤峰市社科联相关负责人共计60 余人参加,共同探讨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共话社科研究协作发展与路径。乌恩奇主持座谈会。

图片1.png

座谈会现场。

图片2.png

乌恩奇主持并作总结。

牛青山在讲话中回溯了京蒙交流互鉴的悠久历史,京蒙协作取得的显著成效,以及两地在学术合作上具有的深厚积淀,提出不断深化社科研究协作,推进两地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发展。

图片3.png

牛青山主席讲话。

在交流发言环节,京蒙两地七位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展开深入探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原副院长张峰教授紧密结合中华文化在赤峰地区的悠久历史,提出聚焦社科研究与时代需求的深度融合,立足国家发展大局,让社科研究成果更好服务现实需求,更好找准时代坐标。

图片4.png

张峰教授发言。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原校(院)委委员韩庆祥教授深刻阐发了在赤峰调研考察的感悟,提出蒙古马精神、红山文化、民族大团结、草原等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和中华民族重要组成部分,为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丰沛的思想力量。

图片5.png

韩庆祥教授发言。

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教授立足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阐发其所蕴含的“对传统文化进行有扬弃的继承”这一观点。强调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科研究的重要使命,做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文化传承创新提供理论支撑。

图片6.png

陈来教授发言。

北京市社科联常委、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张宝秀教授指出,京蒙社科界拥有良好的合作基础和先天条件,社科界研究合作的领域非常广泛。她以北京学和鄂尔多斯学研究实践为例,分享了地域文化研究协作的经验做法。

图片7.png

张宝秀教授发言。

内蒙古大学蒙古史研究所所长宝音德力根教授从中国北方民族历史演进的脉络切入,强调各民族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奠定强有力的支撑。

图片8.png

宝音德力根教授发言。

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院长吴英喆教授介绍了学院发展建设和取得的成绩,强调要加强学科建设,特别是“冷门绝学”的保护与传承,为北疆文化研究注入新活力。

图片9.png

吴英喆教授发言。

赤峰学院副校长孙永刚教授介绍了学院办学历史,以及近些年来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开展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他结合赤峰地区考古实践,分享了北疆文化遗址保护与研究的经验。

图片10.png

孙永刚教授发言。

乌恩奇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此次活动在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的高度重视和有力指导下,精心策划、周密部署,取得了预期成效。各位与会专家的发言高屋建瓴、思想深刻,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深度,充分体现了京蒙两地社科界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对推进社科理论研究的高度重视和深入思考,对有组织开展社科研究协作的路径更加清晰,为深化内蒙古“北疆文化建设提升行动”提供了强大智力支持。他强调,内蒙古社科联将一如既往地发挥“联”的职能,进一步推动京蒙两地社科界沟通对接,推动形成更多高质量研究成果,共同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智慧和力量。

期间,与会专家参观调研了辽文化博物馆、二道井子遗址博物馆、地方龙头企业东黎集团和赤峰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基地、赤峰学院博物馆。

图片11.png

参观赤峰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基地合影。

(供稿:研究部、制作:学术中心)